类别:道路景观
建设单位:武夷新区管委会
设计单位:园典景观设计
地点:武夷新区
状态:完成阶段
特色:
设计主题——尊重自然 爱护自然 融入自然 自然而然
设计理念:营造绿道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,让崇阳溪两岸绿道自然、和谐地穿行于大自然的秀山丽水之间。景观设计以自然风光为主体,以绿色、生态为目的,融入自然环境,从而表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美,将绿道沿线绿化生态景观设计成一幅流动的风景画。
设计重点:崇阳溪旅游交通系统由外围旅游交通、慢道系统、水上交通等组成。外围旅游交通体系由途经武夷新区的武邵高速、浦南高速、省道303线,以及新区规划城市快速道路组成。首先,游客由航空、铁路、公路等进入崇阳溪外围旅游交通体系,通过303省道与连接线相连,然后通过连接线进入旅游驿站,再通过旅游驿站换乘景区专用电瓶车进入绿道主线,到达各主要景区入口;或者由驿站换乘自行车、或是步行进入绿道支路。慢道系统由绿道主线、连接线、绿道支路和旅游驿站组成。
绿道主线
绿道主线是沿着崇阳溪溪岸连接各景点,能够满足游客的快速体验并为其提供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便捷畅通、休闲游览的专用道路。绿道主线宽度为7-15米,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,建议峡谷段道路宽度设置为4米,局部适当拓宽。整条绿道主线依据不同的场地地形地貌,宜宽则宽、宜窄则窄,是一条供旅游观光的电瓶车专用道。除必要的维护管理、消防、医疗、应急救助用车外,原则上应避免旅游大巴及其他机动车使用。绿道主线线形走向要与山川、河流、大地地势相吻合,不能强拉线、硬切山梁、横跨山谷,避免长直线,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貌的破坏。
连接线
外围旅游交通必须通过连接线进入崇阳溪绿道主线。依据景区位置、崇阳溪两岸地形地貌,在适当的位置规划一条连接线,用来连接绿道主线与过境省道、国道、城市道路。连接线应合理分流交通,尽量避免交叉。在跨越村庄地段,可结合村道合理利用,供外围自驾车进入旅游驿站进行中转换乘。
绿道支路
绿道支路就是沿着诸如河滨、溪谷、山脊线等自然走廊,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、沟渠、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,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。它是连接崇阳溪两岸自然保护地、名胜区、历史古迹及周边居民点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。绿道支路主要由步行道、自行车道组成,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与崇阳溪两侧滨水节点串联,通过游步道来衔接。其中,步行道宽度不小于2m,自行车道宽度不小于1.5m。
旅游驿站
连接线与绿道交叉口附近规划配套大型旅游驿站,旅游驿站作为景区内外部交通转换点,包括:停车场、换乘点、自行车出租、旅游咨询、应急救援、公共医疗、汽车旅馆、宿营地、餐饮、超市、土特产、厕所等设施。旅游驿站分为三级旅游驿站,一级旅游驿站是绿道主线及绿道支路服务体系共用的综合型驿站;提供进入景区景点观光车辆换乘服务和相关配套服务,占地面积较大;二级旅游驿站是绿道支路服务体系的基层节点,具有占地小、分布广、数量多、布点灵活的特点;三级旅游驿站是绿道主线及绿道支路的观景点及小的休息节点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